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四个本科专业。另开设网络工程卓越工程师班。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网络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为2018年新增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为2019年新增专业,是国家首批获批专业、当年河南省唯一;曾开设软件工程专业,2019年停招。
beat365自2018年开始实施大类培养,建立有“1.5+2.5”大类培养模式。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三个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单列。
专业建设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
级别 |
获得单位 |
批准文号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国家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办高〔2021〕36号 |
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国家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高评中心函〔2020〕55号 |
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
省级 |
网络工程 |
2022年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与软件beat365联合) |
省级 |
软件工程 |
教高〔2015〕33号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省级 |
网络工程 |
教高〔2013〕613号 |
特色专业 |
省级 |
网络工程 |
教高〔2009〕526号 |
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校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教务〔2020〕18号 |
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校级 |
网络工程 |
教务〔2020〕18号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校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工教〔2014〕19号 |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校级 |
软件工程 |
中工教〔2014〕19号 |
卓越工程师计划 |
校级 |
网络工程 |
中工教〔2013〕20号 |
特色专业 |
校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工教〔2010〕9号 |
通过省级专业评估 |
省级 |
软件工程 |
2019年 |
通过省级专业评估 |
省级 |
网络工程 |
2019年 |
通过省级专业评估 |
省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8年 |
l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字化、模块化、层次化、算法、与系统观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在信息产业从事各类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应用型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在信息产业及相关领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良好的学科素养和工程开发素养。
目标2.能为计算机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具有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系统的开发、应用任务。
目标3.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有能力服务社会。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自觉跟踪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能积极主动继续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
l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网络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为主要业务范围,具有科学观、系统观、工程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在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行业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在信息产业及相关领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备坚实的知识体系。包括从事网络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目标2.具备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技巧对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包括网络工程综合分析能力、按需求进行网络工程系统设计的能力、网络工程基本部件的构造能力、网络性能评价能力、网络管理、运行和维护能力,以及网络安全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能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目标3.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自觉跟踪网络工程领域的趋势和前沿技术,能够运用现代开发工具实现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实践。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规划能力,能够在多约束条件下进行高效的管理决策,并进一步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中获取信息,积极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国际化的项目交流与合作。
l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网络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为主要业务范围,具有科学观、系统观、工程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在电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行业从事网络工程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在信息产业及相关领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备坚实的知识体系。包括从事网络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目标2.具备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技巧对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包括网络工程综合分析能力、按需求进行网络工程系统设计的能力、网络工程基本部件的构造能力、网络性能评价能力、网络管理、运行和维护能力,以及网络安全评估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能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目标3.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自觉跟踪网络工程领域的趋势和前沿技术,能够运用现代开发工具实现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实践。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规划能力,能够在多约束条件下进行高效的管理决策,并进一步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中获取信息,积极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国际化的项目交流与合作。
l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信息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为主要业务范围,具备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在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公安等行业从事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在信息安全及相关领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备坚实的知识体系。包括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熟悉信息安全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目标2.具备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技巧对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包括信息安全综合分析能力、按需求进行信息安全系统设计的能力、信息安全基本部件的构造能力、信息安全系统评估能力和信息安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能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目标3.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自觉跟踪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能够运用现代开发工具实现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实践。
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规划能力,能够在多约束条件下进行高效的管理决策,并进一步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目标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中获取信息,积极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国际化的项目交流与合作。
l 人工智能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图像处理、大数据技术、数据可视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关应用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生既可在包括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深造,也可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学生毕业5年左右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科学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本专业工程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较好的掌握人工智能、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决策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有机结合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了解相关的工程应用技术。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运用外语和专业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获取信息,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胜任国际化项目交流合作。